法国

法国

法国公务员系统改革难在何处?法广采访旅法学者朱元发

3月22日法国公务员将响应7个工会的号召举行罢工游行,对政府的一些改革措施对公务员购买力的 影响表达不满,也针对政府正在酝酿中的公务员改革措施表达立场。政府部门以及教育和医疗系统的运作预计将会因此受到影响。法国公务员制度改革一直是一个敏 感话题,历届政府都曾有自己的设想,但改革措施也往往引发抗议游行。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长期关注法国政治、社会生活动 态的朱元发先生向大家介绍一下他对法国公务员制度改革难点的观察。

旅法学者刘学伟在RFI谈法国总统中国行

法广: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已结束多日。各方面评论已经很多。你个人对法国总统本次的中国行有什么独到的看法? 刘学伟:马克龙遵循他的几位前辈的路线,从西安开始他的中国之行。他在西安大明宫发表了在中国的第一场演说。他的演说长达73分钟,内容很多。他用现炒现卖的中文说出“让地球再次伟大”大概是这个演说的一个高潮。我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除了那些捧场好听的话,马克龙还说到一些不那么顺耳的话,比如:“一带一路”的概念应该得到支持,但是,这条路“不应该是一条新的霸权之路,让所经过的国家都成为附庸,那样会使它们跨越的国家陷入困境。”他亦指出,古丝绸路从来不是清一色中国人,“这些通路必须共享,而且不可以成为单行道”。这些话,我用百度搜了一下,国内都找不到。

马克龙访华回顾

宋鲁郑:马克龙送马和学中文的愿望都表现出许多积极的信号。但这次访华还是没有达到最佳的期望,主要表现在两点:贸易平衡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两国的关系没有上升至特殊大国关系。中法关系在后续的发展中,还会受到许多变数的左右,如英国的举措,德国政治格局等。马克龙是否参加明年的一带一路会议是重要的参考点。 刘学伟:马克龙的访华很友好,但还是表现出一定的自信气质,毕竟法国还是有许多底牌在握。不管在一带一路的参与和法国向中国企业投资开放,都表现出自己的主见和底线的设立。刘学位认为,法国作为欧盟的领导国,在许多行动上需要从欧盟全局考虑,如申根协定让法国无法独自做出中国游客入境免签证的决定。 朱人来:贸易赤字是中法经贸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这种结构性的问题由来已久,而且逆差还在继续扩大,这种问题不能通过一次访问就能得到解决,贵在找到解决方案。马克龙送马是这次访问的一个亮点,引发了许多人的点评。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在这次两国领导人见证下成立的中法企业家委员会,法方企业名单中有一家叫PMU的赛马公司。送马是否意味着赛马活动将在中国兴起。

马克龙的家族背景、个人财产和贴身团队

马克龙于2018年1月8日抵达中国,开始他上任法国总统后的首次访华行程。借此,我们发表此文章,介绍他的家族背景、个人财富和贴身团队,让读者对马克龙有更多的了解。 该文章内容摘自由法国政府高级公务员朱元发撰写的新书《五月爱丽舍宫——马克龙政权和法国政治生态》,巴黎太平洋通出版社,2017年12月28日出版。

法兰西不朽的文化耕耘者和摇滚法国英雄走了,'我真爱你' (Que je t'aime)

真有天人感应之说? 无独有偶 !12月4日月圆之后,法兰西文化的两颗巨星陨落。 法国不朽的一代文豪,睿智哲人端木松 (Jean d'Ormesson)于2017年12月5日仙逝了…… 法国一代“艺术英雄”,摇滚巨星,哈里戴(Johnny Hallyday)于2017年12月6日留下其名歌《我真爱你》,离开了人世…… 法国右翼意识形态阵营痛失两位大将。但文化泰斗的思想和颇受法国人爱戴的歌星歌声却留给了整个法兰西……

法国《世界报 - 中国特刊》的另一种冷静和理智解读

10月15日,法国报亭上架的《世界报》的确特别醒目 : 特大号的中文字'中国,强国掘起'映入眼帘,绝不会让人熟视无睹,况且,编辑方针严肃,政治倾向靠近中左翼意识形态的《世界报》出个中国专刋,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传媒事件',至于内容吧,必须得冷静下来好好阅读,研究研究才能发表一点浅薄的理解和评论,因为《世界报》忠实的读者群毕竟是法国社会的中上层人士,特别是那些读过书的文化人。春秋笔法是其记者们和专栏作家们的惯用手法。

欧洲三人网 – 马可龙新政权面对的改革大工程

马可龙这个才满周岁党派的胜出是西方政治史上的奇迹,被称为“马可龙现象”。这个结果表达了选民求变的迫切愿望。正如新总统所说的那样:民主不只是太平盛世的政治体制,它也有能力面对最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