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的星空】 巴黎,在凝固的音乐里流动

Paris image

巴黎,在凝固的音乐里流动

作者   智子


Je suis belle, ô mortels ! comme un rêve de pierre.
                                                                          -  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啊, 凡人,我是如此的美丽,如同石中的梦幻
                                                                            -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果有一天你来巴黎,除了去看名胜古迹,消费购物,你需要留出一天,去赴一场“迷失”自己的约会,去体验巴黎人的独特乐趣,做一个漫步者,漫步在古老的建筑之间,于细微之处触及巴黎的脉搏,于无声之时听到一首凝固乐曲的回响。

黎到处都是华美的建筑,漫步的你只要稍稍留意,抬起头来,就可发现经过的门户各有其特色,或看到千姿百态的女像柱,或看到背负重压的亚特兰特人,或看到面容怪诞的面具人,或看到天真烂漫的小天使。你会恍然感觉,自己不是走在街上,而是进入了一个天然的建筑博物馆,你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去阅读建筑,倾听它的故事,感受在“迷失中”每一步的惊喜。


奥斯曼建筑

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法国工业迅猛发展,巴黎外来人口剧增。同年拿破仑三世(Napoleon III)从伦敦回到巴黎,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卫生整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之下,巴黎的城市建设却仍停留在古老的中世纪,城市拥堵,街道狭窄昏暗、住房拥挤、城市肮脏。于是拿破仑三世立志要改建一个可与伦敦一比高低的巴黎,任命乔治·欧仁纳·奥斯曼男爵为塞纳区行政长官,对巴黎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大改造。奥斯曼设计理念是将巴黎的道路笔直规则化、四通八达,对新建筑物统一高度,介于12米到20米之间,与道路的宽度成正比(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以彼此底楼不会被对面遮挡住阳光为准),不得超过六层。八年后,奥斯曼改造后的巴黎,建筑井然有序,广场宏大明亮,大道宽阔平坦,巴黎重新成为一个现代的时尚之都。


Paris

斯曼新建的住宅公寓是贵族式的豪宅。中国建筑曾有“千金门楼四两屋”的说法,原意是,一座屋子的门牌至关重要,是屋子的脸面,是贫富的象征,即所谓“门第等次”。奥斯曼住宅建筑亦是如此,它们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也体现着社会价值,尤其是外墙的设计,反映主人的财力、势力和社会地位。

斯曼住宅建筑,外墙通常采用天然白色大块方石砌成,美观大方,而后院的院墙则用砖头砌成,经济实惠。豪华的外墙后面,不同的楼层居住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建筑底楼,天花板比其他楼层高,有利于做商家店铺,看门人也住在底楼。底楼上方有一层是夹层,通常居住着楼下经营店铺的商人。二楼,是大楼里最宽敞、高大、豪华的一层,设有装饰精美的阳台和窗框,通常是贵族或大资产阶级居住,在没有电梯的年代,居住在二楼,上下方便。三楼,则是居住着次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四、五楼是小康人家,五楼有一个贯穿整个立面的阳台。顶层是阁楼,设有小房间,狭窄的走廊提供共用水,最初顶楼是为仆人保留的,后来也住贫穷的艺术家,或一文不名的人等等。


Paris

希腊女像柱(Cariatide, Caryatid)

里亚特德,Caryatid 或 Caryatide (femme de Caryes),来自古希腊语Καρυάτιδες ,意思是“卡里亚斯妇女”,公元前499年波希发生战争,波斯入侵希腊,卡里亚斯,希腊的一个小镇,与波斯人结盟,背叛雅典。当希腊人赶走了波斯人后,希腊人惩罚卡里亚斯的叛民,男人被杀,女人沦为奴隶做苦力,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最著名的女像柱当属卫城附近的伊瑞克提翁神庙里的“六尊女像柱”。但是也有人反对这种说法,因为在希腊某些地方,一些女像柱被考证在波希战争之前就存在了。

瑞克提翁神庙的六尊女像柱,属于爱奥尼柱式(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另外两种是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女像柱面容娴静端庄,体态轻灵健美,带褶长裙如在随风飘动,仿佛在行走之中,她们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刚毅,清新和飘逸,给这堆废墟在沧桑之中延续一种生动。


Acropolis

雅典卫城厄瑞克透斯神庙女像柱


在女像柱是女雕像的统称,是垂立的女子雕像,其头部被用作支撑建筑的某个部位,身体雕像被用来代替圆柱或壁柱。


巴黎女像柱

黎的女像柱,裸女或半裸,穿着长裙,她们经常是成双成对地对称出现在高端典雅的门廊两旁。每尊女像柱并非完全相同,在面容、姿势、服饰等都有细微区别。女像柱的作用既是支撑头顶上阳台,又起到装饰门面的作用。女像柱总是扮演某个角色,她们千姿百态,或庄严肃穆,或古朴恬静,或妖娆迷人,或甜美可爱。

卢浮宫女像柱

古典再次复苏时,女像柱随着文艺复兴来到巴黎。卢浮宫建造开始采用女像柱,在今天的卢浮宫的女像柱厅(曾经的音乐家画廊)里,我们仍可以看到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让·古戎(Jean Goujon)雕刻的第一批巴黎女像柱,据说古戎是受到雅典卫城的厄瑞克透斯神庙女像柱的启发而雕塑了这四尊女像柱,她们形象端庄优雅,和露天的厄瑞克透斯神庙女像柱一样的静穆,少了几分刚毅,多了几分富贵,是法国女像柱经典代表。


卢浮宫的女像柱厅

 卢浮宫的女像柱厅


卢浮宫外墙的女像柱

卢浮宫外墙的女像柱


巴黎歌剧院女像柱

1861年,巴黎歌剧院的设计师查尔斯·加尼尔(Charles Garnier)在建造巴黎歌剧院时,也大量使用了像柱来修饰剧院的外墙,赋予了歌剧院富丽堂皇的外表。这座精美的建筑物被认为是第二帝国的杰作和巴黎最伟大的建筑见证者。
歌剧院的风格直接影响了其后奥斯曼建筑的装饰风格,再加上奥斯曼本人崇尚新古典主义风格,女像柱从1860年一直流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人们使用像柱装饰外墙,支撑穹顶或阳台,让雕塑家们得以在巴黎的外墙上发挥了他们无穷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厚重的巴黎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黎歌剧院通往帝王阁大厅的通道经过一个巨大门廊,两侧是两个经典完美的女象牙石像柱,分别是伊利亚斯·罗伯特(Elias Robert)和马图林·莫罗(Mathurin Moreau)的作品,女像柱们一只手握着朝着帝鹰的青铜手掌,另一只手拿着桂冠,彰显君主的荣耀,展现帝国的宏伟和威严。她们符合严谨经典的美学要求,并与建筑完美融合,类似于国家工艺美术学院的女像柱(见后面介绍)。

巴黎歌剧院女像柱


巴黎歌剧院女像柱
法国国家工艺美术学院

法国国家工艺美术学院


国国家工艺美术学院,大门的女像柱也是雕塑巴黎歌剧院女像柱的雕塑家埃利亚斯·罗伯特(Elias Robert)的作品,两尊女像柱分别代表艺术和科学。


里昂银行女像柱

巴黎工作的那些年里,公司大楼就在以奥斯曼命名的大道上,之后在一街之隔的桑多利雅( Le Centorial)大楼工作,附近有很多外墙装饰气派不凡的建筑,除了前面说的皇家歌剧院之外,还有财大气粗的各大银行,其中里昂银行的外墙装饰,在我的另外一篇“重返桑多利雅100天”有描述。


里昂信贷银行-类似卢浮宫钟阁风格的门面顶部设计

里昂信贷银行-类似卢浮宫钟阁风格的门面顶部设计


昂信贷银行位于意大利大道的大楼门面,中央的钟表设计灵感源于卢浮宫钟阁的设计,四位女像柱支撑着一个经典的三角楣饰(又称山花,是希腊罗马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建筑横梁上一种三角形的装饰形式,由柱子或壁柱支撑),四个女像柱伫立在中央亭子的钟表的两旁,象征着一天中的时间。


巴黎喜剧剧院女像柱

昂信贷银行的旁边就是巴黎喜剧剧院(Opéra-Comique),被认为是加尼尔巴黎歌剧院的一个缩小版,它建立与路易十四統治时期1714年,是法国最古老的戏剧学院之一,经历了两次火灾,1898年再次修复成功。我每次经过它的旁边,都为它小巧玲珑却华丽精致的外表感叹不已,奇怪的是剧院的正面并不在意大利林荫大道上,而是在大道后面的小博伊第广场(Place Boieldieu),三楼有六个窗户,六个女像柱作为柱子支撑屋檐,同时起到装饰作用,是雕塑师André Joseph Allar的作品。


Opera comique
Opera comique2

 

高蒙电影院女像柱

高蒙电影院


黎歌剧院的旁边不远,是高蒙电影院(Gaumont Opéra Cinéma)(前身是Vaudeville剧院),建筑物顶部有四尊女像柱,雕塑家朱尔斯·萨尔姆森(Jules Salmson,1823-1902年)的作品,代表疯狂,喜剧,讽刺和音乐,上个世纪初,电影院的顶部的女像柱为电影院招揽了不少喜欢豪华装饰的顾客。


美人鱼女像柱

尚街20号有一幢古典建筑,门前上方有两尊美人鱼女像柱,她们优雅迷人妖娆,翩翩起舞,让人仿若置身在海底世界,是雕塑师 尚·德西雷·林加尔·伊尔察赫(Jean-DésiréRingel d'Ilzach)的作品。


20 rue de Longchamp 75016

 20 rue de Longchamp 75016


巴黎最高的女像柱

巴黎的三区,距工艺美术博物馆仅几步之遥的图尔比戈(Turbigo)街57号,这里有巴黎最令人惊讶的,独一无二的外墙装饰,足足3层楼高,如果您稍稍抬头,就不可能错过!

尔比戈街的这柱女像柱来历神秘,人们不知道,有着两只天使翅膀的她是不是一个希腊女神,她的贴身落地长裙似乎又是拿破仑二世时代的服装,她的左手握着一缕没药,右手还拎着一个小钱包,故被称为“拎手提包的女神”。通常女像柱是成双成对出现的,而她却是独自一人,优雅安静地伫立着。


5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

57, rue de Turbigo 75003 Paris


新艺术女像柱


16 rue d’Abbeville 75010 Paris

16 rue d’Abbeville 75010 Paris


第10区的阿布维尔街16号,有两座保存完好的华丽女像柱,是两位年轻少女,位于Faubourg-Poissonnière街的拐角处,是一幢由建筑师乔治·马萨(Georges Massa)于1899年建造的建筑。建筑的雕刻精美,窗台优雅,是非常典型的新艺术风格。


路易斯·富勒


39 Rue Réaumur 75003 Paris

39 Rue Réaumur 75003 Paris


易斯·富勒(Loïe Fuller),美国人,被誉为十九世纪的灵魂舞者,现代舞的先驱之一。在美国成名,在巴黎达到艺术的巅峰,拥有许多崇拜者。在1900年,当建筑师Salard在巴黎三区的Réaumur路39号设计这栋大楼时, 在四楼的阳台上委托雕塑家Pierre Roche雕塑富勒的半身像,以新艺术派向他的缪斯女神的致敬。


法国巴黎地理学会女像柱


184, boulevard Saint-Germain 75006 PARIS

184, boulevard Saint-Germain 75006 PARIS


于圣日耳曼大道184号的是法国巴黎地理学会(Sociétéde géographie)。该建筑是由建筑师爱德华·勒迪埃(Édouard Leudière)于1821年为学会建造的,大门上方有两尊庄严肃穆的女像柱,代表大地和海,是雕塑师埃米尔·索尔迪(Émile Soldi)的作品。


华莱士喷泉女像柱

为巴黎标志的华莱士喷泉(Fontaine Wallace),喷泉采用了四位女像柱的优美造型,她们分别代表善良,朴实,仁慈和清醒(la bonté, la simplicité, la charité et la sobriété.)。它们的膝盖和脚的位置不同,衣服裙子的绑扎方式也不相同。后人认为她们代表着四个季节,裙子长而封闭,代表凉爽或寒冷的季节;而裙摆略微凸起则是温暖热烈的季节。闭合的眼睛代表谦虚的“内在”美德,而睁开的眼睛则代表“外在”的美德。因此它们分别又代表着冬季(善良),春季(朴实),夏季(仁慈),秋季(清醒)。


Cariatide_14

 

亚特兰特男像柱(Atlante)

建筑学中,是与女像柱(Cariatide)等同的男像柱,称为Atlantean或Telamon。该术语源自希腊巨人阿特拉斯(Atlas)的名字,阿特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古希腊人称为“承载者”,亚特兰特,被宙斯(Zeus)罚作苦役,宙斯惩罚其用双肩支撑苍天直到时间的尽头。亚特兰提斯人是站立或跪下的人,在一些希腊神庙可见,这些建筑元素在罗马神庙中被称为Telamons。

黎的亚特兰特男像柱,与女像柱相比,形象上略有逊色,给人一种负重感。


97 bis rue de crimée, 75019 Paris

97 bis rue de crimée, 75019 Paris


名肌肉发达的亚特兰特人似乎在阳台上工作,一名男子手拿凿子做敲打状,而另一名男子似乎用抹子涂水泥,而实际上他们是起到支撑头上阳台的作用。


45 rue Saint-Roch, 75001 Paris

45 rue Saint-Roch, 75001 Paris


巴黎最雄美的亚特兰特人中,圣罗奇路上的一建筑,亚特兰特其中一个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另一个是一个年轻的男人,身材魁梧。他们装饰着法国美食家的外墙,该建筑是由建筑师布鲁诺·佩里西耶(Bruno Pellissier)于1917年建造的。


 男女的二人组合

男女的二人组合
148 rue de Grenelle 75007 Paris


半人半狮是斯芬克斯(SPHYNX)的代表

 半人半狮是斯芬克斯(SPHYNX)的代表。
86 boulevard des Batignolles 75017 Paris


Atlante_5

布尔格拉贝拱廊街(Le passage du Bourg-l'Abbé )大门前雕塑师Aimé Millet 雕塑的男女像柱。


圣日耳曼大道上的圣安德烈商业街入口的两个男女像柱

 圣日耳曼大道上的圣安德烈商业街入口的两个男女像柱。


巴黎前医学院 (目前为巴黎-笛卡尔大学和国际卫生大学图书馆的总部)亚特兰特男像柱

 巴黎前医学院 (目前为巴黎-笛卡尔大学和国际卫生大学图书馆的总部)亚特兰特男像柱


假面人像雕塑

巴黎,中等富裕的资产阶级居住的住宅建筑通常没有亚特兰特人,更没有妩媚可爱的女像柱,但会有假面人像雕塑来装饰豪宅的外墙。

具雕塑,源于意大利(这个词来自意大利的mascharone),自古希腊罗马时代以来,就有面具雕塑在建筑物的外墙上,他们通常是男性,或是一些古代神灵的形象,狮子头像和非洲面具也很常见。面具人的表情或无辜的,或调皮,或狡猾,或怪诞,或狰狞,故而又称他们为鬼脸,其最初的功能是抵御邪灵,使邪灵不会进入房屋。

具雕塑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6世纪中叶,它们最早出现在巴黎的Carnavalet博物馆和卢浮宫。Carnavalet博物馆前身是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Carnavalet酒店,这座建筑的名声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与之相关的三位人物:雕刻家让·古戎(Jean Goujon,1510年-1566年),建筑师弗朗索瓦·曼萨尔(François Mansart 1598-1666)和侯爵夫人(Marquise de Sévigné 1626-1696)。


Mascaron

18世纪后,面具雕塑在富人的豪宅装饰上也得到了广泛传播,通常它们是在大门的正上方,或者在窗户旁,或者在拱廊上面,有时也会在两个窗户之间。如果是多张面具,那么通常是男女交错排至。假面人在广场,街道,桥梁上也经常出现,他们也用作喷泉的出水口。


Rue Saint-Louis-en-l-Île 75004

Rue Saint-Louis-en-l-Île 75004


Hôtel de Chenizot 51 rue Saint-Louis-en l'ïle 75004

Hôtel de Chenizot 51 rue Saint-Louis-en l'ïle 75004


巴黎喜剧院(Opéra-Comique)外墙的面具人

巴黎喜剧院(Opéra-Comique)外墙的面具人


l'hôtel des Invalides à Paris.

l'hôtel des Invalides à Paris.


8 avenue Opera 75001

 


1 bis, place de l’Alma 75008 Paris

8, Avenue de l'opera 7501 Paris


image

1 bis, place de l’Alma 75008 Paris


结束语

像柱频频出现在巴黎建筑中,尤其是在第二帝国时期和巴黎奥斯曼帝国的建筑中,但其起源和含义几乎已被人们遗忘。

黎的门户雕塑主要集中在七个区,六区,九区,十六区,二区,十区,八区,一区,大约有403座雕塑,占整个巴黎像柱总数的75%左右。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主要集中在巴黎的中心,巴黎中心以外的区域,像柱的分布逐渐减少,唯一的例外是奥斯曼建筑密集的十六区,从这个角度来看,门户雕塑的分布与奥斯曼建筑的分布不无关联。建筑,不仅仅是设计风格,它也显示出某种社会特征,从这种雕塑的社会学分布,对十九世纪巴黎资产阶级的分布亦可略见一斑。

像就如文学一样,在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雕塑,从凝固的形象中给人物一种生命里,而这种生命里需要活在人们的眼里,活在记忆里,活在城市的延续里。

巴黎的像柱雕像里,亚特兰特人,以他们的力量和来背负重担,他们被沉重压得愁苦不堪,而女像柱则是以娇媚、优雅、美丽的姿态去背负重担,即使沉重,她们仍然焕发着天生的欢快和轻飘。

个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而建筑则是城市记忆的物质承载者,是以另一种文字记载历史,传延文化。

你的眼光曾留在巴黎,巴黎之光也将留在你的身上。巴黎建筑艺术之美,如果进入了你的眼睛,那么它就会流入你的心灵。就像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

巴黎,你也许会迷失方向,却会找回了灵魂。“漫步者随处可见,但只有巴黎才是他们的天堂”。

一件建筑物中有两个方面:它的用途以及它的美丽。
它的用途属于其所有者,而它的美丽,属于你,我,他,所有的人”。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32年3月1日。)



其他巴黎女像柱和亚特兰人


88 boulevard Saint-Michel (Paris, 6e).

88 boulevard Saint-Michel (Paris, 6e).


Caryatids on the facade of the théâtre de la Renaissance, 10th arr. Paris.

Caryatids on the facade of the théâtre de la Renaissance, 10th arr. Paris.


82, rue Notre-Dame-des-Champs 75006

82, rue Notre-Dame-des-Champs 75006


30 rue Galilée. 75016

30 rue Galilée. 75016


66 avenue Kléber 75016

 66 avenue Kléber 75016


142 Rue Montmartre 75002 Paris

142 Rue Montmartre 75002 Paris

 Passage du Caire, 75001


76 avenue Daumesnil, 75012

76 avenue Daumesnil, 75012



(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系原创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同一作者的其它作品

- 赴约亚美尼亚:诺亚方舟停泊的地方

- Chabadabada, 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

- Par une nuit de pluie, Lettre à une amie du nord, in ( 你我的《巴山夜雨》,娓娓道来!)

- 5月8日,胜利抵达之日

- 我们会重建巴黎圣母院

重返桑多利雅100天

- 卡尔·拉格斐 - 他,就是巴黎

- 巴黎客 故乡情

[ 智子 ] 爱与不爱, in [情人节|致最爱的人 | 塞纳丽人诗坊 ]

- 【智子】 - 再见,我的2018,  in 【辞旧迎新,塞纳丽人行赋辞寄语】

梦幻时空隧道 - 巴黎拱廊街

法国的夜空, 一颗亚美尼亚的彗星陨落 - 怀念法国之声 查理·阿兹纳弗

-   智子的星空 ~ Charles Aznavour : 《带我走吧》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阿Q:中国国家话剧院话剧《人生天地间》法国巡演

伊人如墨

-   爱的旅程 (塞纳丽人行,七夕赋诗寄情)

- 1998-2018,《生命之杯》(copa de la vida /The Cup of Life

法国冰山香颂女神 – Françoise Hardy

- Une femme amoureuse  《恋爱中的女人» (【塞纳丽人行俏译名歌】: Une femme amoureuse )

- 前世今生

- 苏珊的对手

- 晚霞伴我行

-《哦,玛丽,Oh Marie》 - 法兰西不朽的文化耕耘者和摇滚法国英雄走了,'我真爱你' (Que je t'aime)


[塞纳丽人行- n°106]

巴黎歌剧院女像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