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蔡平配先生 — 既工于美食烹饪艺术, 也善于油画艺术

peintre

巴黎的蔡平配先生 — 既工于美食烹饪艺术,  也善于油画艺术

文/ 吴文超


蔡平配是一位餐馆老板,他的餐馆叫“大中华酒家”,位于巴黎十三区,这里是东南亚华人聚居区。蔡平配来自福建莆田,能在这地块站住脚,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实属不易。他的餐馆装饰古香古色,很有“中国特色”,就连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都来餐馆为他拍的电影取景。2019年,餐馆获得法国国际旅游联合会颁发的“金筷子”奖,巴黎市府政要及众多社会名流出席颁奖仪式。在事业上,蔡平配算是一位成功者,他的餐馆规模在巴黎华人餐饮业中也屈指可数。


image1

年法国疫情爆发,政府要求餐饮业关门歇业,正当朋友们为蔡平配操心的时候,他却送给大家一个惊喜。原来,这位餐馆老板不仅掌勺功夫了得,还是一位深藏不露的画师。当一幅幅很有功底的油画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朋友们都为他的跨界和技艺感到惊喜,就连他的女儿和儿子都惊奇地问他是什么时间学的。


image2

蔡平配的画很有功底,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这些竟出自他家乡的壁画艺术对他的熏陶。蔡平配从小喜欢美术,上初中时还报过美术班。他被家乡的一些祠堂、庙宇的壁画吸引,就经常观摩画匠师傅们的壁画创作,并向画师们讨教学习,有时他也上去画几笔。2000年蔡平配来到艺术之都巴黎,他被巴黎艺术气息所吸引。打工之余,他留恋往返于巴黎的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他向法国的艺术家拜师学艺,学起了油画。他对法国画坛写实手法情有独钟,崇拜米勒,经常到巴比松画派发源地和米勒故居去观摩学习。

蔡平配来法国20年,在法国经历了奥运火炬被抢,巴黎圣母院被烧,黄马甲游行,新冠疫情等等重多社会事件。法国20年的历史变迁,他都想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来。而这次疫情国际大爆发,给他带来了创作灵感,他被疫情抗役人员的举动和事迹所打动。他觉得,医务人员在疫情面前,不畏被感染的风险,毅然离开亲人,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以赤子之心报国,以悲悯情怀治病救人,他们无怨无悔的“逆行者”形象,感动了中国,给人民带来希望和信心。


image4

蔡平配认为当时84岁的钟南山院士是一个有风骨、有气节、讲真话、不苟且,做事果敢刚毅的人,他有着鲜明的人物个性。“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战胜疫情需要全球合作。”钟南山是这次疫情向世界发出呼声的第一个吹哨人。


image

平配按捺不住艺术上的冲动,画出了他的第一幅抗疫画作——《国有难勇向前》向中华民族的脊梁钟南山院士致敬。当然,这里面也有同乡情节,钟南山院士是福建厦门人。


image

幅画里面,取材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表现医护人物在办公室里开会的画作最受人关注和喜爱,让人一看就有故事感。每个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各不相同,构成了当今救世主的画面,这种形象的组合将历史源流文化内含如此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

到创作感受,蔡平配说道:当时每到一定时间,巴黎人都会打开门窗为医护人员鼓掌加油!医务人员的形象,在人们眼里就像救世主一样的。


image

《法国抗疫二人组》,  法国总理菲利在议会听证时心力交瘁画面,卫生部长汇报每天疫情都是几万人的那种压力画面,都让蔡平配有一种揪心感,让他用画笔去表现出来。


image7

《法国卫生部杰罗姆》



蔡平配的这组“抗役”画作一问世就在华界引起轰动,他的每幅画很有代入感 ,让每个看画的人去自己诠释感受。除了抗役系列油画,蔡平配也有朋友找上门让他画肖像。他画了被烧的巴黎圣母院,他也描摹一些欧洲名画。他说,他将继续以人物画为主,把生活做为创作源泉。其实肖像画难度最大,不容易画好,需要有坚实的基本功。一张好的油画人像画要讲究神态、光线、形象、背景衣服等等,尤其肤色的把握难度非常高。整体上也需要有较高的审美,需要持久的坚持创作,与优秀的画师交流,多参观各种美术馆。巴黎是艺术之都,有很多他崇拜的画家,需要从他们的作品中多汲取创作营养,通过强烈的色彩和动人心弦的画面,把他的感情通过绘画表现出来。谈到在艺术方面的发展,蔡平配憨厚地笑了,他说成为艺术家是他从小的梦想。他会像干饭店那样做艺术。他刚来法国时是从洗碗一步步干起的,再从二手、三手到大厨,积攒了十年厨房经验才开起饭店。身为莆田人世世代代传承的勤勤做,俭俭吃。在艺术方面他也要开始勤勤画,常常展。总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但也充满了乐趣。

 


 

image7